计算机学院
当前位置:首页 / 人才培养 / 学科专业
学院简介


学院现有在校生1800余人,副高以上职称17人。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,湖北省“楚天学者”设岗学科1门,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,省级一流课程4门,湖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,校级一流课程5门。近三年,教师获批国家级省级校级教、科研项目30余项,发表高水平文论90余篇,14门课程入选校级专业核心课程,成功获批8项"1+X"证书制度试点项目。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、省级学科竞赛奖项1100余项。学院教学设施先进,建有总面积达2320多平米的现代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,各类实验实训仪器3008台套,建立了20余个中大规模的实习实训基地。


专业特色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鸿蒙科创实验班)(本科)

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

湖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

《数据库系统》、《Linux操作系统应用》、《数据结构与算法》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

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承担单位

获批湖北省新工科课程建设点、湖北省新工科新形态教材建设点、湖北省新工科实践基地建设点

培养目标:培养具备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,具有创新创业能力,能从事计算机系统、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网络的运维、管理,应用系统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计算机逻辑设计、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、计算机网络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系统、编译技术、嵌入式系统、Web前端开发技术、网络空间安全、计算机图形学、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移动应用开发等。

就业方向: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、计算机软件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设计、开发、应用与管理工作。

 

软件工程(本科)

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

湖北省“楚天学者” 设岗学科

《数据结构与算法》、《软件测试》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

教育部“1+X”职业资格认证授权单位

培养目标:专业以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,培养能从事软件分析、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维护及项目管理的全流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编程基础C++/Java、离散数学)、专业核心(数据结构、软件工程、软件架构)、开发实践Web 开发、企业级平台、软件测试、微服务实训)及前沿技术(移动应用、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)。

就业方向:从事软件开发、Web / 移动应用开发、系统架构设计、软件测试、企业级项目管理,覆盖互联网、金融、医疗、教育及 AI、大数据等领域。

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(本科)

《数据库系统》、《Linux操作系统应用》、《数据结构与算法》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

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承担单位

教育部“1+X”职业资格认证授权单位

与中软国际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

培养目标:培养掌握数据科学基础理论、具备大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能力,能熟练运用主流工具解决行业问题,兼具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机器学习、数据挖掘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处理平台、数据可视化、内存计算框架、数据仓库技术与应用、实时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等。

就业方向:在互联网、金融、智慧医疗、智能制造等行业从事数据分析、大数据开发、数据挖掘、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工作。

人工智能(中软国际实验班)(本科)

《数据库系统》、《Linux操作系统应用》、《数据结构与算法》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

教育部“1+X”职业资格认证授权单位

与中软国际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

培养目标:掌握计算机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熟悉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,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、合作能力、社会适应能力、可持续发展能力,具有创新创业意识,能够在信息产业、智能制造、智慧政务、智慧医疗、智慧城市等领域从事各类智能信息处理、智能算法设计、智能化产品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Web开发技术、Python程序设计、Java程序设计、数据库系统、操作系统、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机器学习、智能机器人等。

就业方向:覆盖互联网、金融、医疗、制造业、云计算等领域,从事算法工程师、机器学习、NLP、计算机视觉、先进机器人设计与制造等岗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