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研社全国英语写作比赛特等奖、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、中西部翻译大赛优秀奖……不尝试播种,哪能收获硕果。对她来说,比赛的意义不是为了拿奖,而是为了警醒自己,激励自己走向前方。她就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2016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薛倩倩。“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, and not everything that’s counted truly counts. ”找对自己的生活节奏,她一直在路上。
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
不断积累,潜心学习,在无数个奋斗的日日夜夜后,2019年,薛倩倩从国家奖学金的角逐中突出重围。在得知自己获奖时,她表示: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”。奖学金只是对她一段时间努力的肯定,学海无涯,她将一直怀着一颗求知的心,不断努力,继续前行。
英语一直是困扰不少同学的难题,作为英语专业第一的薛倩倩分享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和建议。她认为在学习英语的同时,不能忘记母语的重要性。想要提高英文表达能力,也需要有扎实的中文功底;单词方面,她建议大家每天记一定数量的单词,积少成多。口语方面,她鼓励大家大胆说出来,不要怕自己的口语不好,珍惜每一次练习的机会。“珍惜愿意和你说英语的人,多和他们交流。”听力方面,她建议初学者不要选各种各样的材料,专注一两个,坚持一个月就会有很大提升。
△薛倩倩参加2019年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
全国英语写作阅读大赛时与指导教师柯可的合影
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,而语言的学习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英语四六级的备考过程,枯燥又充满外界诱惑,她建议准备考四六级的学弟学妹要制定一个阶段性目标激励自己,并且要学会在不同的阶段调整自己的状态。她表示,学习英语的本质是要肯花时间、肯下功夫。
不断探索更多的可能
“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”,学好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。所以,薛倩倩一直对自己要求学以致用,理论联系实际。“除了知识学习,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,比如人际交往,课外实践活动等。”在按时完成学业之余,她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,在自我的不断探索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,她在学习、竞赛等各个方面都收获颇丰。面对假期,她会经常出去旅游、散心,总是尽量把时间填满。薛倩倩表示,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,会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。
△薛倩倩参加2018—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竞选大会
除此之外,她十分感恩大学四年,感恩自己在学业上的努力而取得的成绩;感恩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锻炼;感恩遇见的每个人。同时,她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多陪陪家人朋友。越长大,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就越少。因此,一有时间,她就会陪伴在家人朋友身边,感恩他们的支持与陪伴。
为未来时刻准备着
每个阶段迷茫的意义都不相同,薛倩倩认为迷茫一直伴随着她,但她一直努力调整心态,明确学习的目标,摆放好学习的态度,积极地参与融入大学生活,充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,往更好的方向前进。大学四年,让她在生活、学习等方面都成熟了许多,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。“自己的生活要有自己的节奏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就有意识地去实践。”她相信,是金子总会发光,机会和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,以一颗上进心、责任心、事业心对待所做的事情。
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,这路上有太多的艰辛。无论是考试还是比赛,学习还是实践,她都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努力提升自身能力,这也源自她对学习的热爱。“这条路很长,我想慢慢走,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学习、去尝试、去热爱。”
对于未来,考研、实习和出国深造,她都有准备。不管是哪种选择,她都不会后悔。她坚信:“只要保持一颗不断学习、敢于挑战自己的初心,未来不会太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