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 晴川名师 - 正文

段巧灵:用代码编织教育初心,以创新突破教学边界

作者: 发布:2025-04-01 15:40 点击量:

“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,也是需要不断突破创新的征程。”当万千行代码在屏幕上跃动成绚丽界面时,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段巧灵老师正用键盘书写教育的魔法。十二载春秋,她化身“数字时代的筑梦师”,以“双师型”教师的双重身份,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上深耕细作。她带领学生斩获全国大赛一等奖,将企业真实项目搬进课堂,编写嵌入数字化资源的新形态教材,更搭建起智慧学习平台,用数据精准导航学生成长。从三尺讲台到产业一线,她以“科研+竞赛”的双核驱动,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辟出一条智慧赋能的创新之路。

DAE2


科研反哺教学,让学生边学边“实战”

A1EE

在主持完成校级核心课程《Web前端开发技术》的建设中,段巧灵老师突破传统课堂的界限,引入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,构建了“理论+虚拟仿真+实战”的三维教学模式。这一教学改革成果最终形成省级新工科项目——新形态教材《Web前端开发技术》,该教材内嵌在线视频讲解和互动式练习题,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、沉浸式的学习环境,帮助他们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。

Web前端教学的探索中,段巧灵老师以行业脉搏为教学改革的指南针,将最新开源项目案例融入课堂,为学生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。她主编的《Bootstrap技术教程》不仅是开发者的案头宝典,更成为连接学术与产业的无声纽带;发表的EI论文与核心期刊成果,如涓涓细流持续滋养学科建设,为专业发展注入学术动能。

在科研领域,她主持的省教育厅项目《基于深度学习的Web社区推荐系统算法研究》的成果也被转化为课堂案例,使学生能够通过推荐系统模拟实验,亲身感受代码如何驱动智能决策。这种“科研-教学-应用”的闭环模式,与学校强调的“应用型人才培养”理念高度契合。


智慧平台赋能个性化学习


7897A

作为校级实践项目《应用型高校智慧学习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》的负责人,段巧灵老师正在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学习平台。该平台通过分析学生的代码提交记录、在线测试成绩等多维数据,为学生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方案,使“因材施教”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活力。同时,她负责的产学合作师资培训项目,将行业最新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模式,进一步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。

面对学生考研与就业的彷徨,她创新提出“职业规划双轨制”,既以人文温度点亮学子前行的灯塔,又以专业深度铺就多元发展的通途。段巧灵老师的教育实践,不仅彰显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,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生动的范例。在她的引领下,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,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,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
从课堂到赛场,以赛促学结硕果


段巧灵老师深信“以赛促学”的理念,并在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中荣获“匠心·园丁情”教师创课大赛二等奖,以及全国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称号。在备赛过程中,她实施“阶梯式”培养体系,从课堂项目实训到学科竞赛培育,再到企业真实案例演练,形成了一个“教-赛-产”深度融合的培养链条。她指导的学生在全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,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她“团队协作比获奖更重要”的教育理念,也展现了她前瞻性的教学视野。

十二载晴川育人路,段巧灵老师以代码为笔,在键盘的敲击声中书写教育诗行;以项目为阶,助学子在实战中攀登高峰;以科研为翼,拓展认知的疆界。在智慧教育的浪潮中,她善用数据流与数字资源重构课堂生态,以教学评估为契机,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沃土上播种创新。正如她所言:“教育的画卷终将镌刻奋斗的色彩。”这份教育者的执着,正随着学校的发展愈发璀璨,成为人才培养路上永不褪色的光芒。

地  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

邮  编:430204

接访电话:027-87934500 传真:027-87934600

E-mail:ljdz@whu.edu.cn


友情链接

新媒体

版权所有 © 2007-2020  武汉晴川学院   鄂ICP备1000491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