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 晴川名师 - 正文

于黎:是“魔鬼教练”,更是“知心姐姐”

作者: 发布:2024-11-21 16:07 点击量:

她立志把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;她用爱心和真诚点燃希望;她像一支蜡烛,有一分光,发一分热,指引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。她就是武汉晴川学院外国语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于黎老师。2022年,于黎获评学校“优秀教师”。

因热爱而专业,因专业而坚持

于黎习惯把学生称作“孩子们”。她是孩子们眼中的“魔鬼教练”,也是孩子们口中的“知心大姐姐”。从22岁到39岁,和孩子们的年龄差距变了,但于黎始终是孩子们口中的“于姐”。她深爱着这份职业,也深爱着她的学生。17年漫长的教学生涯里,她的事业、生活早已和学生融为一体。她为学生们营造了妙趣横生的乐园,启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、对学习的兴趣、对文化的追求,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中健康成长。

于黎认为成为优秀教师,有三个方面需要过关。首先,教学的质量要过关。应把学生放在第一位,上的课学生要喜欢;其次,教师的科研要过关。作为高校教师,其科研要与教学相匹配,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的调整与改进,都是为后来的科研作准备;最后,对学生的关心程度要过关。老师不仅要管学生的学习,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,因为生活状态会影响学习状态。

“上好每一堂课,把知识踏踏实实地教给学生。”这是于黎始终奉行的教学宗旨。她认为,只有教“真”知识,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运用到专业上。“知而不能行,与不知同。”同样,空有理论而不能运用也是不行的。她提到,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,将来工作过程中,幼儿就是试金石;若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,是很难在幼儿园生存下去的。

因材施教,发掘学生潜能

“与其守成法,毋宁尚自然。”在于黎看来,虽然每堂课的内容大体一样,但是每个班的学生情况会因学习状态、接受能力等而有所差异,所以她都会视实际情况,进行不一样的教学设计。

“哈哈哈哈!”于黎的课堂,总是充满欢声笑语。“上她的课真的太有意思了”“老师,你一周能多几节课吗?”学生们对于黎的课堂评价极高,在他们眼中,于老师的课之所以受欢迎,是因为她不仅仅只讲理论,还非常注重实践,经常通过戏剧排练、音乐韵律创编和打击乐创编等,让学生切实了解到——假如自己是幼儿园老师,想在幼儿园开展类似的活动,应如何去创新,如何去编排。

“与其求划一,毋宁展个性。”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潜能、巩固其所学技能,于黎在学前教育系成立了儿童戏剧研究中心,中心中有专门的儿童剧表演剧团,学生可以通过编排各种各样的儿童剧,来磨练自己的编排和表演技能。

于黎老师指导学生排练儿童剧

 

为了打造出精品儿童剧,于黎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排练,排到很晚也甘之如饴。疫情期间,没法线下演出,于黎带着儿童剧团打造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线上儿童剧表演。现如今,这个剧团已经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,成为了学校独特的一道风景。

 

2021年9月,于黎精心建设的《儿童剧表演》获批为“优质课堂”,其背后少不了她的心血付出。于黎的努力没有白费,近两年,学生对她的教学评价平均分高达92.29,督导评教等次为“优”。

 

有耐心勤指导,有细心多关怀

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,于黎不仅组织学生们锻炼一个幼儿园老师应该磨练的技能,也常鼓励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。

在比赛前,于黎会根据比赛内容进行魔鬼式训练。每一个环节、每一个手势、每一句台词,都让学生不断模拟和训练,有时候,学生会出现紧张情绪,于黎就通过音乐、戏剧、舞蹈,一次次耐心地给学生做比赛前的心理疏导,帮他们缓解紧张情绪。在她的悉心指导下,学生们取得了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推荐组三等奖的好成绩。

除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老师以外,于黎还担任着班主任的职位。她和蔼可亲地关心班上的每一个孩子,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都熟知于心,并且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,为其量身定制职业规划。她本着少否定、多肯定,少质问、多鼓励,少训斥、多交谈,少命令、多引发的谈话方式和孩子们沟通。每个学期,她都会设置“解忧信箱”,每个学生给她写一封信,她都一一回复并解答。这个信箱也被学生们称作“知心姐姐”信箱。

 

教诲如春风,赠君两真言

面对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,于黎对同学们有两个建议:一是一定要练好基本功;二是要对就业放下期待。在于黎看来,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毕业,其中不乏985、211这些高等学府的学生,就业也难尽如人意。晴川是应用型高校,注重学生实践技能、综合素质的培养,这些和市场需要是相匹配的。同学们在校时,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,尽可能提高实践能力;临近毕业时,反而要有好心态,先就业再择业。

于黎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——她刚开始并不是做教师的,而是辅导员。做了四年后,她发现辅导员需要处理很多琐事,而她因为性格大大咧咧,并不适应,于是主动向领导提出转岗。于黎认为,一个人所走的路,都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中趟出来的。征途漫漫,她希望同学们沉住气、稳住心,不怕多尝试,这样一定会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。

时光荏苒,岁月随芳华而去。于黎说,选择教育事业从未后悔,她的青春亦在春风化雨的育人征途中闪光。


地  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

邮  编:430204

接访电话:027-87934500 传真:027-87934600

E-mail:ljdz@whu.edu.cn


友情链接

新媒体

版权所有 © 2007-2020  武汉晴川学院   鄂ICP备1000491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