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极目新闻讯 通讯员:姚瑶 饶超平 鲍忻雨)为深化产教融合,推进电气专业实践教学,10月15日下午,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52301班、20252302班共68名同学,在饶超平老师的带领下,前往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电网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——国网电科院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开展实地参观学习。

“欢迎来到电网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!”基地讲解员令洁琼热情接待师生一行。在介绍大厅,同学们集中观看了国家西电东送工程与高效电缆输电宣传片,对该基地的科研布局形成初步认识。该基地占地约361亩,牵头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级及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,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、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,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,授权发明专利254项,是我国特高压领域重要的科研试验平台。
在参观过程中,同学们了解到,眼前正是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、功能最全的特高压交流系列化设备全工况试验研究平台。该平台集成了1100kV特高压电源、220米GIS回路,以及能产生8000A大电流的升流系统,堪称特高压电网主设备运行特性研究的“超级实验室”。师生们在参观过程中认真聆听讲解,详细了解特高压GIS/GIL设备、开关、套管、互感器、电抗器等关键设备的试验原理与实际应用,并对平台已完成的“特高压工程主设备性能考核”“GIS回路VFTO特性研究”“特高压套管研制及状态监测技术研发”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表示赞叹。一位同学在听完讲解后感慨:“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到GIS、电抗器这些名词,今天亲眼见到实物并了解其试验过程,感觉抽象的知识一下子‘活’了起来。”

站在特高压基地全景模型前,同学们对我国电网科技的先进布局赞叹不已。随后,大家走进电磁环境、环境气候、动热稳定、智能运维技术、电网环保等五个专业实验室及室外试验场,系统了解各平台功能与研究进展。
通过实地观摩与专业讲解,同学们对特高压线路的地面电场强度、可听噪声、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参数,导线分裂形式对电晕特性的影响,以及高海拔、重污秽、覆冰/融冰等极端环境下绝缘子闪络特性等专业知识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。一位同学在交流中说道:“这次参观让我意识到,电力技术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,更是关乎千家万户用电安全与稳定的系统工程。那些在试验场中默默攻坚的科研人员,值得我们深深敬佩。”

本次实践活动有效搭建了“校园课堂”与“科研一线”之间的桥梁,使学生得以近距离接触国家级科研平台与行业前沿技术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此次特高压实践之旅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,更激发了投身电力事业的热情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加强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合作,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,助力培养“懂理论、强实践、接行业”的高素质电气工程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