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 媒体聚焦 - 正文

武汉晴川学院:国学名师李敬一带领学子畅谈李白的诗意人生

作者:刘小丹 发布:2022-03-31 10:15 点击量:

人民网讯 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!”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”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!”……3月30日,武汉晴川学院小剧场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。武汉晴川书院院长李敬一教授正带领晴川学子畅谈“谪仙人”李白的诗意人生。

经历新冠疫情,重温传统文化,是灾难背景下的一种心灵抚慰和精神平复。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,李敬一分享了自己多年的人生感悟。他用一首《春江花月夜》启示学生们“人生有限,宇宙永恒”;用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寄语同学们应当懂得珍惜当下的“红颜”岁月,尊重白头老人;又用欧阳修之怕——“不怕先生怕后生”,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认识,表示“后生可畏”是年轻人的资本,应当趁年轻,早立志,早立业,早当家。

谈到“诗仙”,李敬一从唐朝故事说起,贞观之治、开元盛世,经济文化的繁荣为唐诗发展创造了前提。于是,唐朝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浪漫、最富传奇色彩的诗人——李白。“壮志未酬,满腔悲愤;人生多艰,万古愁思;前路如何,乘风破浪。”李敬一从李白的四个人生阶段、六个性格角度,对李白的事业、人生进行了全面的剖析,与晴川学子一起探究这位“笔墨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”的诗人李白,究竟是怎样一位历史人物。

李白从小学文习武,非常用功,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的典故便是最好的证明。二十五岁以后的李白离开了家乡,开始全国漫游,结交、干谒,谋求政治出路,以求实现报国理想。后被提拔为“供奉翰林”,开始了蹉跎岁月的长安路。“醉草吓蛮书”后他离开了长安,先后求仙问道、错投李璘,最终病死当涂,结束了他怀才不遇却始终忠于国家的一生。

面对黑暗势力,李白决不低下高昂的头,但对待朋友、对待穷苦大众,他却非常真诚、谦恭。他曾经在长江边上送别朋友: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。”他也曾在黄鹤楼上对别人写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!”李白痛苦时,仰天长叹:“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!”迷茫时,“停杯投箸”,呜呜咽咽:“行路难,行路难,多岐路,今安在?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!”李白以他那传奇的经历和个性,熔铸成傲岸的人格,又以他那伟大的人格写成一首又一首独特的光耀千古的诗篇。

讲座全程沉浸在诗词美韵之中,李敬一讲授到每一个部分,都声情并茂地朗诵与之相关的李白诗歌。《将进酒》中有他直抒胸臆的豪迈,《行路难》又有着他感情激荡起伏、复杂变化的一面,“君看石芒砀,掩泪悲千古”表达了他对权贵的傲岸不屈,对劳动人民的谦恭。

讲座最后,李敬一提倡晴川学子,在阅读李白诗篇时,要关注李白“不屈服,有信心,爱生活,向前看”的人格;学习李白诗篇时,要吸收李诗“擅夸张,多抒情,词语浅,境界高”的艺术;朗诵李白诗篇时,要突出个人特点,“显真诚,有情意,重韵律,看气势。”在弘扬传统文化时,要“大视野,宽知识,厚底蕴,快成长”,提升自身综合素质,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、弘扬者。(图/文 刘小丹)

地  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

邮  编:430204

接访电话:027-87934500 传真:027-87934600

E-mail:ljdz@whu.edu.cn


友情链接

新媒体

版权所有 © 2007-2020  武汉晴川学院   鄂ICP备1000491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