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计辛勤一砚寒,桃熟流丹,种花容易树人难。从名企财务经理,到武汉晴川学院“双师型”教师,传道授业解惑,李勇说,她寻到了心中最爱的一方土地。
管理学院李勇老师
董事长汪彬教授为“师德标兵”李勇(右一)颁奖
学无止境,“学霸”老师创建优质课堂
“选择了会计,就选择了终身的学习。”李勇常说,“学习”是个相伴她一生的词语。不论是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求学期间,还是在名企数从业的数十年间,乃至获得“高级会计师”、“中国注册税务师”、“副教授”这样的职称,她从未停下过学习的脚步。而今,她也希望尽最大的努力,在不断的摸索中,将自己的经验、知识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。
“只要是能帮助学生学习、成长的方法,当老师的都要敢于吸收、借鉴和实行。”关于教学,李勇有自己的一套模式。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,敢想、敢做、敢于接受新事物。其倡导的“三零三无”(即零迟到、零旷课、零舞弊、无手机课堂、无人监考考场、无考试挂科)优质课堂,也广受学校师生好评。
“现在是一个‘互联网+’的时代,教学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。”李勇说,不久前,她发现一款名为“微助教”的APP出现在许多高校的课堂,经过考量,李勇决定将带进自己的课堂。她说,“微助教”可以实现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,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。“微助教”中还有一个名为“GPS定位式课堂点名”的功能,但李勇却很少使用。她认为,优质课堂的到课率不该用点名来维系,而应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。在平时的教学中,李勇更愿意做到言传身教,认真备课,积极上好每一堂课,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课,主动上课。
2016年,人民网以《武汉高校再现“无人监考考场”:考知识更考诚信》为题,报道了学校实施“诚信考试”的教学管理模式,引发社会关注,而李勇所教的管理学院2015级会计学专业,正是最早申报“无人监考考场”的班级之一。“李老师一直鼓励我们申报,她相信我们有这个实力。”2015级会计专业学生任雪萌说,全班同学联合签订了《诚信承诺书》走进“无人监考考场”,并考出了不错的成绩。“考场上,同学们都很自觉,也觉得很光荣,在后面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。”
从“微助教”到“无人监考考场”,从无手机课堂到“N+2”课程考核,对于先进的教学模式,对于学校推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,李勇永远在第一时间学习、了解并实施在自己的教学之中。付出就有收获,李勇的课堂到课率几乎都为100%,近两年学生评教成绩达97.75分。其本人连续多年获学校年终考评“优秀”等级,2016年被评为校“十佳教师”,2017年被评为校“师德标兵”,并入选学校学术第二梯队。
赛教融合,促进学生个性发展
“学科竞赛,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。”在各大企业工作的丰富经历,让李勇意识到,除专业理论外,企业还非常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。
多年来,李勇始终坚持“课-岗-证-赛-创”深度融合,注重将课程与岗位能力、考证知识相结合、将课程与学科竞赛相结合,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,培养动手能力强、创新能力高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。2017年,在全国第二届财税大赛中,李勇组织、指导管理学院1000多名师生参赛,人数及平均分在湖北省高校中排第二名。1000多名师生均获荣誉证书,学校也获得竞赛“特别组织奖”。
“学科竞赛优秀选手杨思琪、李怡青、龚金霞、陆丙乾……”谈起自己的学生的成绩,这个沉稳内敛的教师便滔滔不绝起来,即使是在竞赛中失利的学生,李勇也能记住他们的特点,发挥他们的特长。
2016年,第一届全国应用型本科会计技能竞赛中,最有希望获奖的学生之一、2013级会计专业学生吴少鑫,意外落败,无缘第一。吴少鑫说,比赛失利对他的打击非常大,作为马上要毕业的学生,这个奖本可成为他求职时的重要筹码。“李勇老师告诉我,通往成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,但是只要不放弃,最好的可能就在一转身!”
赛后,李勇帮助吴少鑫分析失败原因,针对性的开展教学,并鼓励他参加公务员考试。最终,吴少鑫成功考取家乡公务员,并被学校评为“2017届优秀毕业生”。
第六届全国财会大赛湖北赛区决赛“优秀指导老师”、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“最佳指导老师”、第一届全国应用型本科会计技能竞赛“优秀指导老师”……李勇多次带队、指导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,并获全国、省级奖项,自己也屡被评为“优秀指导老师”。“与自己的成绩相比,学生的进步更让我骄傲。”李勇说。
教研结合,“翻转课堂”受热捧
向专业前沿的专家学者学习,拜读最新的学术论文、著作,是李勇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。在不断学习中,李勇独撰或以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共18篇(核心7篇),其中1篇获省会计学会学术论文一等奖;主编副主编规划教材各一部;主持省级教学科研2项,主持校级转型发展项目1项,参加省级科研项目2项。
2016年,由李勇所主持的“翻转课堂”教学研究课题作为学校转型发展专项项目获批立项。“课前,教师先根据课程内容,制作微视频课程,通过学校的智慧校园平台发布给学生预习,课堂上再由师生一同讨论、答疑和总结。”据李勇介绍,“翻转课堂”涉及5门财会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发,分别由2至3名青年教师组成教学团队。教师们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,摸索出适合本校学生发展规律的“翻转课堂”教学模式。
“这种形式很有趣,课堂变得很活跃,课后时间也得到了充分利用。”16级会计专业李梦溪说,“翻转课堂”刚刚开始实行,就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,都说“这才像大学的课堂”。
“科研、经验、实践、理论学习,归根到底落脚点都应该在学生,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,是帮助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一环。”李勇说,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,必须要多学、多想、多钻研,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学习进步。
十月晴川,金桂飘香。在管理学院学子眼中,李勇老师正恰似秋日骄阳,满载智慧与热情又带有丝丝清爽,让人心旷神怡。而李勇老师则怀着敢想、敢做、敢创新的精神和对教育的无限忠诚,继续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砥砺前行。
郭颖/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