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 学校要闻 - 正文

【师德标兵】张秀芳:春风化雨 甘做教育事业的奉献者

作者: 发布:2017-10-25 00:00 点击量:

张秀芳,武汉晴川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专职教师。从教8年,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,热爱学生,踏实工作,践行着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。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,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。

 

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专职教师张秀芳

 

董事长汪彬教授为“师德标兵”张秀芳左一)颁奖

 

爱岗敬业,因材施教

来自河北的张秀芳,从小便是个“乖乖女”,听父母的话,认真读书,似乎就是她生活的主旋律。2006年,大学毕业的张秀芳第一次有了自己想要坚持的事情——成为一名教师。张秀芳说,她喜欢校园里的文化氛围,喜欢青年孩子们的青春活力,她热爱这样一份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的伟大事业,更愿意为这份事业付出。

当被问及,你认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最重要的品格是什么时,张秀芳毫不犹豫的说出两个字:坚持。坚持热爱工作、坚持专研学术、坚持关心学生……每一份坚持,都赋予她的人生不一样的意义。

“刚怀孕的时候,妊娠反应强烈,但绝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,就是这样坚持再坚持的信念撑着我。”张秀芳依稀记得,那一年冬天,很冷,厚厚的羽绒服和隆起的腹部,让她走起路来有些吃力。一次,刚到学校,张秀芳便觉胃里一阵翻腾,在教学楼下的垃圾桶旁吐了很久。上课铃响起,张秀芳拍拍脸,挂出微笑,走进教室,又变成了那个满怀激情的张老师,谁也觉察不出这个孕妇清晨的那番经历。

“这么多年,我最自豪的就是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过学生。”不论是爱人手术期间,亦或是咽炎严重发作期,张秀芳始终坚持在教学岗位上,以“干一行,爱一行,专一行”的原则要求自己,勤勤恳恳。

“我能说出班里每个同学的名字和特点。李梦雪踏实认真,但思维不够灵活,要多激发她的主动性;王磊不爱说话,但很聪明,是参加学科竞赛的好苗子……”提起自己的学生,张秀芳如数家珍。她说,好的教学,就是要因材施教,不能按照统一固化的教学模式。

张秀芳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多方位培养。她常鼓励学生课前预习,自主学习和思考,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和能力来制定学习任务,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。同时,她潜心研究教材教法,进行教学反思,从教学源头寻求人才培养新思路。其编写的教案在全校教案评比中荣获一等奖,所参编教材《英美文学简明教程》《新起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》等,也在学生中广受好评。

关爱学生,无微不至

爱,是教育的基础,是对学生的关注,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张秀芳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,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业,更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个细节。

 

张秀芳课后与学生交流

 

一次下课后,张秀芳像往常一样,待学生全部走后才离开。刚出门,她便发现了在走廊角落里哭泣的熊安琪。原来,因家庭突遭变故,熊安琪担心无法继续完成学业,便躲在角落偷偷的哭。张秀芳得知后,毫不犹豫地拿出2000元,并告诉熊安琪学校一定会帮助她,让她安心准备期末考试。

2015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许秀,也是张秀芳的学生。“懂事”“刻苦”“学习好”,这是张秀芳对她的评价。“但是有一段时间,我发现许秀上课老走神,心事重重的样子。”张秀芳说。当得知许秀母亲身患癌症,家庭不堪负重时,张秀芳坐不住了。她积极组织募捐并带头捐款,同学们也纷纷响应,希望帮助许秀一家渡过难关。

张秀芳的付出,同学们都看在眼里。张秀芳的孩子快出生时,她所在班级的25名学生手工编制了199颗纸星星,满载着对老师的祝福。甚至,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,也会在每年的教师节,为张秀芳送上节日的问候。张秀芳说,学生的牵挂,是她感到最骄傲和幸福的事情。

以校为家 无悔付出

“和学生一样,老师也是学校的主人翁,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。”张秀芳将“大爱晴川”的精神铭记于心,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,发挥主人翁精神,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。

2016年,学校迎来十周年校庆,正式转设更名。为了做好校庆筹备工作,张秀芳与学院教师一同制定计划、联系接待校友、收集科研资料、邀请专家讲座、制作各种宣传展板条幅。下班后的张秀芳依旧满心牵挂着校庆工作,核对、梳理白天的工作,加紧完成接下来的计划,常常加班到一两点。

为此,张秀芳也迎来了家人的“抱怨”,都劝说她该好好休息。每当这时,张秀芳便笑着安慰家人,“学校也是家,家里要办大喜事,我怎能不尽心尽力呢。”

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张秀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”的师者之风。张秀芳说,她将一如既往、无怨无悔地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。

刘小丹 胡警文/文

地  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

邮  编:430204

接访电话:027-87934500 传真:027-87934600

E-mail:ljdz@whu.edu.cn


友情链接

新媒体

版权所有 © 2007-2020  武汉晴川学院   鄂ICP备1000491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