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 学校概况 - 校徽校训

校徽

校徽释义:

太阳:“晴”体现在太阳的造型,意寓着莘莘学子是缓缓升起的希望,也预示着学校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,蒸蒸日上。

河流、山川:与“晴川”校名的意境和寓意遥相呼应——大江之上,晴空万里,长江之水滚滚东流,奔腾入海,融入大洋;预示着学校不断发展壮大,气势恢宏,前景广阔,走向世界。“川”出自《论语》“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”寓意晴川学子珍惜时光,不负青春年华。

书籍:与“翅膀”相形,象征着知识的传播,点出了大学教书育人的根本,寓意着莘莘学子展翅高飞,开创美好的明天。

晴川历历汉阳树:与唐朝诗人崔颢所作的《黄鹤楼》“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”诗句相关,表明了学校对百年武大深厚文化内涵的传承,也点出了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——武汉。同时寓意着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展现了学校博大的人本情怀和永恒的价值追求,还象征着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。

标志整体设计现代:圆形轮廓勾勒出学校和谐发展的理念,给人留下朝气蓬勃、积极向上的印象;凸显了教师慈爱而又博大的胸怀,呵护着每一位学生;体现了学校尊重知识、尊重师生的办学态度;同时也凸显了学校厚重恒久的生命力。

校训

校训释义:

明体达用:

“明体达用”源自北宋著名教育家、“湖学”创始人胡瑗的教育思想。《宋元学案·安定学案》载刘彝对宋神宗曰:“臣师(指胡瑗)当宝元、明道之间,尤病其失,遂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生。”

“明体达用”,“体”原义为儒家传统道德,“用”原义为治事,即精通经义,深明道体,通晓古今,掌握治事,致用于世。

师于古而用于今。“明体达用”之于当今社会和我校,被赋予新的内涵。

“体”意为中华民族精神、时代精神、传统道德等优秀价值观念。“用”寓意为不务虚蹈空,切合实务。

“明体”,意为立志明德、立身成人,体现了我校“以德为先”、“立德树人”的人才培养理念。

“达用”意为学生治学做事,学以致用,将个人的知识、能力奉献社会,将个人的成才抱负融入到促进社会发展之中,这既是我校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,又是我校办学的理念所在。

抱璞开新:

“抱璞”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一文,原义为保持本色,不为爵禄所惑。“抱璞”,璞为璞玉,未经雕琢的美玉,亦形容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潜质和优良的品质。寓意之一为刚入学的大学生,正如未经雕琢的美玉,需要经过悉心教育、培养来雕琢成器。寓意之二为学生需有身怀美质、成人成才的自信,同时又要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,怀抱纯朴,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成才成器。寓意之三为学校培养人才需有良工治璞玉的敬业精神和审慎的态度。

“抱璞”音同“抱朴”,告诫学生要时刻保持人生之本真,不浸染尘垢,坚守纯真美好的心田。

“开新”即创新,意为期望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和锤炼,不断强化创新意识,提高实践创新能力,把自己锻造为基础扎实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、高素质专门人才;做到“苟日新、日日新、又日新”,形成健全的人格、全新的气质,为自己的人生开创新局。

“明体达用,抱璞开新”,是对“德”和“才”的高度概括,是“学”与“行”的有机统一。两者之间联系紧密,缺一不可,内涵丰富,充分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,也体现了我校人才培养的思想理念。

学校精神

校园精神释义:

仁爱天下:北宋理学奠基人之一张载曾经提出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;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其精神就是仁爱,仁民爱物。大其心就是仁爱天下。这是理想、信仰。其内涵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、生命意义、文化传承、社会政治理想等方面。体现了我校“以人为本”和“厚德惠民”的办学宗旨,寓意为全校师生员工要拥有“大爱天下”的胸怀,勇于担当,不断将个人的知识、能力奉献社会,将个人的成才抱负融入到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之中。

克难奋进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“克难奋进”是武汉晴川学院发展历程中“凝心聚力、坚韧不拔、奋进有为”的真实写照。她体现了“武汉晴川人”办学的毅力、坚韧的意志和努力争先的可贵品质。

“仁爱天下、克难奋进”作为学校精神,其核心在于拥有“仁爱天下”的心志,具备“知难克难”、“奋进争先”、“开创未来”的特质。



地  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

邮  编:430204

接访电话:027-87934500 传真:027-87934600

E-mail:ljdz@whu.edu.cn


友情链接

新媒体

版权所有 © 2007-2020  武汉晴川学院   鄂ICP备1000491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